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 正文

深视监管第六十四期丨ST股炒作探究:“击鼓传花”难以为继

2021/6/19 10:08:00 来源: 评论(0)0

监管ST股炒作探究击鼓传花

股票概念炒作不是新鲜事物,也非A股专利。一直以来,股价短期内波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包含了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预测,也有对某些重大事项未来影响的预期。如总统选举、原油价格、区块链、量化宽松、枪击事件等对美国股市刺激明显,甚至某些重要人物的发言、推文也会扰动市场,韩国、台湾等市场也经历过类似概念股投机炒作的困扰。

近期,A股ST板块公司股票价格整体涨幅有所放大,*ST达志、*ST兆新等少数流通市值小、价格低、基本面差的股票,股价短期快速上涨,炒作现象较为突出,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但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其背后的逻辑绝非“炒作”二字那么简单。

“博傻”游戏为何频频上演?

无论是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还是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泡沫,抑或是英国的南海股票泡沫,其背后均指向了一个道理——“投机”与“赌徒心理”对市场的扰乱,能传达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多个层面,造成严重的破坏。

这也是当前中央严厉打击证券违法违规活动、证监会不断出台完善优胜劣汰市场机制、交易所终止上市公司数量屡创新高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但投机者却对这一事实熟视无睹,一如既往重复昨天的故事。

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根源——买卖ST股真的可以赚钱吗?

ST与*ST这个符号本身就是高风险的代名词,投资者心里应该非常清楚这类公司基本面差、主业羸弱、风险高企,随时有坠落悬崖的可能性。

但是也恰恰是这一点,让投机者产生了前进一步或可咸鱼翻生、海阔天空的“期望”,即便无法完成重组,还可以“赌”公司保壳,如不幸遭遇退市摘牌,到那时候自己也一定可以提前跑路、溜之大吉。

据统计,今年以来,A股32家ST类公司股票价格涨停天数超过20天,其中*ST众泰、*ST节能涨停天数分别达到55天和45天,区间涨跌幅超过200%。为博取股价波动的价差收益,游资接力炒作并诱发众多散户参与,进一步强化跟风炒作的群体效应。

看上去,炒作这些市值小、价格低、存在跌幅限制的股票,似乎是一项不错的投资决策,但是事实却是偏离基本面的持续上涨,背后的风险可能更大。

这些蜂拥而至的“投机资金”或许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聪明。

ST板块被炒作的焦点在于该类公司在摘星脱帽或恢复上市之后股价连续上涨的可能性,通常快进快出,反复炒作。不过,投资者之间博弈路径和结果往往具有巨大不确定性,从博弈论的角度,即在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下做出个人看似合理的决定,可能导致集体不理性的结果——似乎所有人都不觉得自己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记者注意到,且不论公司是否能够摘星脱帽,即便最终如愿以偿,但结果并非期待中的那般美好。据统计,截至6月15日,A股75家公司摘星脱帽后5个交易日内平均涨跌幅仅为4.81%,近一半的公司涨跌幅为负值。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所说,系统性的非理性行为和乐观情绪高涨都会导致泡沫,这时人们普遍会低估风险,最后“骗子和笨蛋领着一群糊涂的聪明人越走越远”。

多管齐下引导投资者“回归正途”

面对将严重扰乱市场定价机制,且对投资者“百害而难得利”的“击鼓传花”游戏,投资者要提高自身对炒作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克服人性中动物精神的致命弱点,而除此之外,有效的监管机制也必不可少。

近年来,对于市场炒作乱象,监管层在股票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等方面一直都保持密切关注,通过持续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制度、信息披露、日常监测等各项制度以及加大执法打击力度等措施,多维度、全方位压缩市场投机炒作空间,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监管机构多次公开向广大投资者“喊话”,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警惕交易风险,并将短期内价格大幅波动、涉嫌市场操纵、进入退市整理期等ST股票列入重点股票名单进行重点监控。

如2020年8月27日和9月8日,天山生物触发严重异常波动标准和异常波动标准,深交所对该股交易持续重点监控,通过官网向市场公开散户为主、交易账户多且金额小、短线买卖、持股集中度下降等股票交易特征,同时要求公司股票2次停牌核查,提醒投资者树立风险意识,切忌炒小炒差。

在信息披露层面,对于利用热点概念进行炒作和误导投资者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层更是坚决出“重拳”打击。

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部分上市公司通过信息披露公告、投资者互动易等渠道炒作疫苗、口罩等热点概念,引发股价异常波动,给市场造成恶劣影响。对于此类挑战市场底线的行为,监管机构多次发出问询函、关注函等提示市场风险,同时从快采取纪律处分措施,2020年对数十单涉嫌“炒概念、蹭热点”的信息披露违规案件予以纪律处分,彰显对恶意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决心。

去年底发布的退市新规放开退市股票首日涨跌幅限制、缩减退市整理期间等安排,也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市场理性投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通过设立风险警示板进一步强化风险揭示,从投资者门槛、交易金额、涨跌幅限制、停牌机制等方面给*ST或ST股票炒作降温。

投资者保护需要多方“合力”

话说回来,所谓投资者保护,不能只依赖监管部门立法执法,更多是要靠每个投资者自身建立起理性投资、买者自负的风险意识。

近年来,更多积极的变化已在发生,A股投资者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扮演的角色正愈发重要。据Wind统计,截至2021年一季度,A股持股的机构投资者为70,157个,持股数量为3.42万亿股,占A股公司股本总数的46.15%,持股市值为36.81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42.98%,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占比及持股市值占比均超四成。投资标的呈现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投资者结构趋向机构化,投资策略趋向“基本面化”和“价值化”。

展望未来,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市场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循环将加速形成。投资者只有把对财富的渴望转换为对风险的敬畏,秉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性合规参与交易,摒弃侥幸投机心理,才能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而如果每个投资者都能建立起理性健康的投资理念,凭借“聚沙成塔”的效应,促进成熟理性投资文化和健康良好的市场生态形成,让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让绩差股失去容身之所,这才是最有效的投资者保护,广大投资者们也能在此过程中真正享受到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红利。

 

责任编辑:第一时间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跟帖0
参与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

相关阅读

深视监管第六十四期丨ST股炒作探究:“击鼓传花”难以为继

股票学堂
|
2021/6/19 10:08:00
0

深视监管第六十三期丨“猫鼠游戏”落锤:*ST斯太财务造假,以退市告终

财经专题
|
2021/6/11 10:27:00
9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直播监管更加严格

市场前瞻
|
2021/6/10 10:59:00
21

深视监管第六十二期丨反收购博弈:“反制”与“控制”的“边界”

宏观经济
|
2021/6/5 5:24:00
18

新医疗器械监管条例施行 注册人制度将带来哪些红利?

行业规范
|
2021/6/2 8:04:00
16

中小学教培行业监管风暴持续:头部企业IPO或放缓,机构布局素质教育

企业管理
|
2021/5/27 6:39:00
12

深视监管第六十期丨激浊扬清:从170份“非标审计意见”看审计行业新格局

财经专题
|
2021/5/27 6:35:00
14

监管层遏制近百种原材料价格集体“跳水”

即时新闻
|
2021/5/21 14:03:00
14

专题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看新闻 手机看新闻
展开
  • 微信公众号

  • 电话咨询

  • 0755-32905944